雪夜寒风刺骨,殿内杀声震天,殿外众人也犹如掉入了冰窟。
刚刚才从血腥叛乱中爬出来,本以为逃出生天,没想到不过是刚出狼窝,又入虎穴。
众人惊慌失措,拥挤到一起,皇帝身边忠心的护卫上前,挡在了皇帝的前面。
其他人见此,仿佛找到了主心骨,全部躲在了皇帝的后面。
其实这没什么用,因为士兵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包围圈,把众人团团围了起来。
“你们又是谁你们想要干什么”宗令气得两眼发晕,今晚这一出出的,到底要干什么
士兵们静默不语,就好似木雕一样。
宗令大喝,“皇帝”
皇帝苦笑,“寿王,您以为我有法子”
“今晚不是你”寿王反问,是的,有眼睛的人都猜出来了,今晚发生的一切,都是皇帝和太子的预谋。
不然太子真的要谋反的话,皇帝还能安安生生待在这里
至于那死的三个皇子,只能说,太子顺便为自己报了私仇,谁让他们是和他争夺皇位的人呢。
所以寿王这么反问也没有错,本身殿内发生的一切,就是皇帝和太子的自导自演。
可现在又是怎么回事
皇帝颓废叹息,“这次真的不是我”
众人闻言大惊,有那支撑不住的,已经往后倒了,他旁边的人忙掐醒他,这冰天雪地的,真的倒下了可能就起不来了。
皇帝终究是皇帝,即便今晚的打击越来越多,他还是能保持镇定,“既然已经跳出来了,那就出来吧。我也好看看,到底是谁能在我的眼皮子底下,螳螂捕蝉黄雀在后。”
“啪啪啪”一阵掌声响起,“父皇不愧是父皇,与我们这些常人果然不同。”
众人转头去看,只见三皇子缓缓走到了他们的对立面,那些士兵的前面。
“是你”皇帝大为震惊,无论如何他都没想到,搞出这一出的会是三皇子,那个有一点文采,却本性懦弱扛不起事的儿子。
突然,他反应过来,看向淑妃,“所以这一切都是你教唆的”
但他不明白,淑妃只是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女人,她的家族以往从未送入进宫,家族的官位也不高,最高的是五品郎中。
这样的家世,她是如何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,收买守城军的
没错,这支突然冒出来的士兵,是负责京城外城守城门的,现在出现在宫里,肯定是三皇子收买了。
守城的禁军统领,是皇帝的亲信,和淑妃一点关系都没有,而且他为人一向忠心耿耿,不然皇帝也不敢用他。
原本皇帝和太子的打算,把今晚发生的事,控制在皇宫和内城,至于外城的百姓,他们不会受到任何侵扰。
现在守城的士兵跑皇宫来了,那京城的四个城门由谁来守
百姓呢,他们是否会受到干扰
皇帝没想到一向忠心的李洪文居然会背叛自己,而淑妃又是如何收买他的
淑妃挑眉,大大方方地走出来,站到三皇子身边,扬了扬下巴,“那又如何哪个皇子不想坐上帝王。”
“你是如何做到的,收买李洪文不要和我说,他是折服于老三。”皇帝脸色阴沉。
“为什么不可能聖儿才华横溢,一点都不比司徒壁差,可你眼里只看得见太子,凭什么”淑妃激动的道。
“李洪文人呢,让他滚过来见我”皇帝不理面露愤怒的三皇子母子,一心要见到背叛了自己的臣子。
这时,阶梯下缓缓走上来一行人,中间的正是穿着武将服的李洪文。
他身后跟着一队士兵,压着一群人回来,那些人打扮华贵,但浑身狼狈不堪,就好似在雪地里打滚了无数次,是刚刚跑走的那些人,全都被追了回来。
李洪文走到廊下,士兵们分开,让出一条路。
他站立在皇帝面前,跪下,“臣救驾来迟,险些让皇上遭遇危险。臣这就诛杀谋反的太子和瑞王等人。”
“你敢”皇帝震怒,没想到李洪文居然这么胆大包天。
谁知道李洪文压根不理他,直直地站出来,“来人,点火”
一队士兵从后面冲出来,手里提着油桶,泼到了大殿的墙上和门窗上。
这座专门用来宴会的乾极殿是木制结构,虽然是质地坚硬的阴沉木,但泼上油后,也能熊熊燃烧起来。
因为天气冷,大殿里烧了不少火盆,这要是真的烧起来,那里面的人全都死定了,无一幸免
皇帝的眼睛都红了,“住手你给我住手”
李洪文不语,指挥着手下把一桶又一桶的油泼上去。
“你别忘了你的家人也在里面”皇帝怒吼。
作为他的心腹大臣,李洪文一家在殿内自然也有一席之地,今晚,就是李洪文的母亲,带着他的妻子和两个孩子参加,此时还没有出来呢。
李洪文缓缓转身,露出一个似笑非笑的表情,“为了尽忠,一点牺牲是有必要的。我相信我的母亲,一定会原谅我忠孝不能两全。”
“尽忠你向谁尽忠老三呵,他能折服你,我不信”皇帝道。
“不管皇上信不信,我都是在帮三皇子成大事。”李洪文道。
“帮老三做事,不代表你是老三的人,说吧,你究竟是谁的人。”皇帝冷静下来了,也看清楚了。
他原以为自己看错了人,李洪文只是个背信弃义的小人。
可现在看,显然不是,李洪文是个忠臣,只不过效忠的不是自己而已,也不会是老三,他还没那个能力,折服这一头猛虎。
说话的工夫,油已经泼好了,李洪文接过火把,满意地转身,看了一眼皇帝,就走到武王面前,“请王爷裁决。”
皇帝一震,“原来是你,也对,不是你是谁”
武王,一个世袭罔替的爵位。和寿王一样,都是册封,不能更改的爵位,只要大周还在,他们就世世代代享王爵供奉。
武王是庶出二子,当天下的时候也是战功赫赫,在和太宗争皇位的时候落败,但他依然被封为了武王,世袭罔替。
之后的三代帝王都没对武王做什么,但都限制了他的权利,不像寿王,从一开始就是宗令,世袭到如今。
也不像康王,原是嫡长子之女,长公主之子,被太宗过继到嫡长子一脉,虽不是世袭罔替,但每代帝王都会为其加封,让他的爵位一直是亲王爵。
并且,在此基础上,康王是可以参与朝政的,上一任康王做到了封疆大吏,而现任康王,自己选择了刑狱司这个位置。
寿王和康王都是备受历任皇帝信赖的,与此相反,武王就是一直被防备的。
但除此之外,也没有对他做什么,只是不让掌权而已。
这么多年下来,皇帝早就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号人,没想到今天跳了出来。
“你是想自己谋反上位呢,还是扶持老三”皇帝脸色紧绷。
“自然是扶持三皇子。”武王斩钉截铁的道。
皇帝深深地看着他,“你和老三有什么关系或者说,你和淑妃有什么关系”
皇帝确信,武王不可能臣服于三皇子,除非他们关系匪浅,不然何必扶持老三,他完全可以选择年纪更小的皇子。
有皇室宗亲在,除非武王杀光他所有的皇子,不然武王就没机会上位。
可真的杀光了,朝臣也不会放过他。
而且两人很清楚,今晚的叛乱是皇帝所料未及的,先是太子不管不顾发疯,紧接着三皇子和武王叛乱,这才让皇帝被困住了手脚。
但这不代表他真的是绵羊,可以随意杀了而不引起反弹。
至少皇帝手中还掌握了大部分军权,那些将领只听皇帝的命令。
皇帝是以为今晚尽在掌握中,这才让他们一直在外,不代表皇帝手里真的没人了。
只要武王敢对他动手,还有杀光他所有的皇子,那武王也只能以自杀谢罪,不然那些将军,肯定会带兵回京逼宫。
武王笑了,“别拿龌龊的目光看我,我和淑妃不是你以为的那种关系。”
“那是什么关系”皇帝的眸色沉沉,所有人都低着头,不敢看他的脸色。
“她是我女儿,亲生的,所以三皇子是我外甥,我自然支持他上位。”武王说得铿锵有力,打破了其他人绯色的猜想。
原来如此,皇帝终于把所有的前因后果串联起来了。
淑妃根本不是书香门第李家的女儿,是武王调换的孩子,更可能的是,李家人本身就是武王的手下。
所以在淑妃出生的时候,就让她代替了自己的女儿。
所有宫妃进宫,肯定是查过生平的,这毋庸置疑,而当年,李夫人也确实怀孕了,大夫诊断是一个女儿。所以是在刚出生的时候,就被抱到了李家。